来源:钢铁侠
更新时间:2024-10-09 07:56:02 点击: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钢铁侠的名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钢铁侠的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托尼·斯塔克
托尼史塔克一般指托尼·斯塔克
漫威(Marvel)电影中的角色
托尼·斯塔克(钢铁侠,Tony Stark)是漫威(Marvel)电影中的角色,复仇者联盟成员,初次登场于漫威2008年的电影《钢铁侠》中,由小罗伯特·唐尼饰演。 他在阿富汗被十环帮掳走,依靠胸口的微型方舟反应堆续命,逃出后成为钢铁侠。曾与美队分裂,后因蚁人提出时间机器概念,制作出机器并与美队和解,最终在与灭霸的二次交战中因抢夺原石手套而牺牲。
剧中钢铁侠的名字叫托尼·斯塔克。
托尼·斯塔克即钢铁侠,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因一场阴谋绑架中,胸部遭弹片穿入,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自己的性命,在同被绑架的物理学家伊森的协助下托尼制造方舟反应炉从而逃过一劫,利用方舟反应炉作为能量运转的来源,暗中制造了一套装甲(Mark1)杀出重围后逃脱,后参与创立复仇者联盟。
叫托尼史塔克。
托尼·史塔克即钢铁侠,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初次登场于《悬疑故事》第39期(1963年3月),由斯坦·李、赖瑞·理柏、唐·赫克和杰克·科比联合创造。
全名安东尼·爱德华·“托尼”·史塔克,男,出生于1970年5月29日,是斯塔克工业的CEO,因一场阴谋绑架中,胸部遭弹片穿入,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自己的性命,在同被绑架的物理学家何·银森的协助下托尼制造方舟反应炉从而逃过一劫,利用方舟反应炉作为能量运转的来源,暗中制造了一套装甲杀出重围后逃脱,后参与创立复仇者联盟。
英雄联盟中钢铁侠的名字叫托尼史塔克。
钢铁侠是由美国漫威电影工作室出品的一部科幻冒险电影,改编自同名系列漫画,由乔恩·费儒执导,小罗伯特·唐尼及格温妮斯·帕特洛、杰夫·布里吉斯等主演。该作也是“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的首部电影。该片于2008年4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5月2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托尼·史塔克在一次绑架事件后改进了盔甲的功能,化身“钢铁侠”,以一个义务警察的身份保护了这个世界和平的故事。
钢铁侠的中文绰号是妮妮。
钢铁侠在漫威中的人气数一数二,别具特色的人格魅力、超帅的战斗战甲,让这位超级英雄迅速走红,目前钢铁侠出演的电影已经到了《复联3》,可谓是越来越精彩。而钢铁侠的饰演者正是“小罗伯特·唐尼”,因为名字中有一个“尼”字,所以粉丝便亲切的称其为“妮妮”,实在是太可爱了。
直译应该叫“铁人”,但这个词语在中国大陆明显具有特殊的含义。
漫威超级英雄中有很多人物的称号在英文中都带有“man”,它们被翻译成中文以后很多名字的最后都带有“侠”字,比如“Ironman”(“钢铁侠”),“spiderman”(“蜘蛛侠”),“batman”(“蝙蝠侠”),还有一些原文中并没有“man”这个英文单词,但翻译成中文后被冠以“侠”的称号,如“Daredevil”(“夜魔侠”,一译“超胆侠”),还有集结四个有超能力战士的组合“Fantastic Four”(译为“神奇四侠”)。
从上述的例子可见“侠”这个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被大量的使用在漫威英雄名称的中文翻译中,从而实现了美式超级英雄主义和中国人侠客精神在语言层面的对接。
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侠客情节中,“侠”的核心精神就是行侠仗义。要实现这一目的,侠客们必须身怀绝技,智勇双全,这与漫威电影中的美式超级英雄相契合,同时两者又包含了对巨大人格力量的追求和向往。
所以在中文的译文中将美式超级英雄成为“侠”,是使用了翻译中“归化”的策略。这样翻译减少了文化冲击,符合功能翻译理论所强调的以翻译文本的目的为准则的要求,让广大的观众在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能做出和看到源语言名称一样的联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这些超级英雄的名称进行中文翻译的时候,也并非所有带有“man”的人物在中文中都被翻译成“侠”,例如,“X-men”(“X战警”)、“Antman”(“蚁人”)。这样的处理充分考虑了中文的构词法,发音的音韵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避免为了体现英雄主义的生搬硬套。不管是“X战警”还是“蚁人”,都具有商业色彩和科幻色彩,这种翻译处理体现出了很高的灵活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钢铁侠的名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钢铁侠的名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